中 文  |  English

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

中国卫生健康万里行——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启动仪式
  “中国卫生健康万里行——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1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此次活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格莱克壳寡糖研究中心、《保健时报》联合主办。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文范等领导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树政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此活动将陆续在全国各地区启动,以举办卫生健康知识和糖生物工程科普讲座为主,在各巡讲地点免费赠送科普书籍及宣传材料。
  糖生物学与糖生物工程是20世纪末才开始蓬勃发展而引起世人关注的一个科学领域。糖生物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之后,生命科学的最前沿领域,寡糖生物功能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新兴的生命科学对人类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壳寡糖在1991年欧美学术会议上被世界生物医学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对人体的作用引起生物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其生物学功能涉及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肝脏和心肺功能及其它多种生理功能,在药品、保健品、医药用品、生活用品、生物农药及饲料等影响人类健康的诸多方面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近年来,壳寡糖的研究和开发不仅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国内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我国对壳寡糖的研究开发已相继列入国家“九五”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 “十一五”“863”计划。1995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了天然产物与糖工程1805课题组做为上述国家攻关及“863”项目承担单位,先后十余年专业进行壳寡糖的制备和应用研究。2000年8月,科技部委托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主持,由我国糖生物学家张树政院士为首的专家组对1805课题组壳寡糖的制备和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壳寡糖的制备技术和病害防治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四项、申请专利58项、发表论文167篇。2007年1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家公众营养改善计划” 实施的第一个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即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改善OLIGO项目正式启动。此次“中国卫生健康万里行——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 开展作为OLIGO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民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卫生健康万里行——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启动,参会的领导和专家共同触摸工程启动球!
自左至右: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纪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树政;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原组长、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凤楼;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未来研究会会长张文范;国家人事部原副部长、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程连昌;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孙隆椿。


 

  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未来研究会会长张文范(右)教授为“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执行委员会授旗。中国卫生健康万里行·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格莱克壳寡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杜昱光(左)代表工程执行委员会接旗!


  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孙隆椿(左)为“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执行委员会授牌。中国卫生健康万里行·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生物系原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林锦湖(右)代表工程专家委员会接牌!